新华社评论:聚焦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|夯实实体
发布时间:2025-10-29 12:26
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标题:夯实实体经济基础28日,新华社记者张欣欣、周原公布了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。其中,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强化和夯实实体经济基础”被定位为第一战略主题,强调实体经济在日本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在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牢牢抓住。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资本,是战略发展优势建设的重要支撑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工业增加值从31.3万亿元增长到40.5万亿元。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本世纪以来,我国应对传染病严重影响,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,实体经济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一个大国的伟大,必然是一个大国的分量。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,就不可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特别是在“十五五”“夯实基础、全力以赴”的关键时期,我国发展环境面临严重复杂变化。经济增长要保持适度,维护国家安全要增强发展韧性,科技创新要把握时机、把握趋势……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经济发展向实体经济靠拢,“夯实”基础,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是新的。 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,强实实体经济基础”是一项系统工程。 《建议》提出“坚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方向”、“推动重点产业质量化、精细化提升”等一系列措施,既要保持制造业一定规模,又要通过综合精细化增强产业竞争力,培育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,做强做强优势,有力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现代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,这也意味着必须把发展新生产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。 “着力打造“新兴支柱产业”、“实施产业创新工程”、“积极发展未来产业”《建议》不仅定位新的经济增长点,而且系统组织加强上下游不同产业协同融合发展,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进一步提高整个产业体系效率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充沛动力。 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,夯实实体经济基础”不是等待的事情,而是我们要做的事情。关键是要落实好。各地区、各部门在制定“十五五”时期相关规划时,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,强化政治导向、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,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强大合力。同时,有效采取措施营造培育产业、促进创新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,切实增强深耕产业的效益感。我们从信任实体经济开始,但我们必须相信实体经济才能走向未来。务实推进各项政策,持续创新,充实实体经济这棵“参天大树”,中国经济一定会取得长足发展。